该蓝皮书指出,中国电视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变,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以高清化、智能化为基本属性的电视正在逐步与互联网属性融合,在改变观众收视体验和习惯的同时,也在洗牌整个产业生态格局。
尼尔森网联首席技术官张弘做主题演讲《聚焦大视频产业未来》
《2015中国互联网电视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左起:美国YuM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Roy Law,尼尔森网联首席技术官张弘,优朋普乐董事长兼CEO邵以丁)
回顾中国电视产业历史,电视市场经历了模数转换、光进铜退、三网合一等数次变革。上个世纪80、90年代,一家人挤在温馨客厅里看电视的场景在本世纪初期逐步被网络视频所取代;2012年,在“互联网+”的技术推动和产业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电视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互联网”和“电视”的双重属性使其具备丰富优质的内容和良好的用户互动体验,它正在潜移默化改变着电视观众的收看习惯,吸引更多家庭成员重聚电视前收看节目,并产生更多的互动行为,如点播、回看节目,欣赏国内外大片,甚至一起玩游戏、体验生活服务等。
实际上,大部分观众对于互联网电视并不陌生。根据尼尔森网联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彩电生产和销量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更多家庭对于智能电视的青睐,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互动电视或将成为传统电视及广播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传统媒体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蓝皮书显示,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电视用户增长的迅猛之年,用户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从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多重指标来看,互联网电视用户也正在从年轻优众向大众过渡。专家指出,互联网电视的大屏沉浸体验和共享特点奠定了这一终端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更独特的个性化内容族群、更轻松自由的收看模式、更温馨舒适的陪伴式收看场景等,都加大了用户的粘性,使收视、交互行为贯穿全天更多时长。
互联网电视用户开启内容定制化时代
根据蓝皮书中针对互联网电视典型用户的深度访谈发现,虽然有近一半左右的用户通常使用电视直播观看节目,但是在互联网电视用户的观看总时长中,有70%左右的时长被用来观看点播节目。可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互联网电视,正在满足用户主动观看及体验的核心需求,提供更直接的感官体验。除此之外,互联网电视还在“观看完整性的体验”、“特定人群对于教育、健康、卡通等内容”等诸多特定需求方面,为不同的细分人群提供着多种定制化服务。
互联网电视推动产业链完善与融合
诚如尼尔森网联首席执行官张余指出:互联网电视所带来的重要变化,凸显其作为流量平台与入口的价值潜力,为其商业开发勾勒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电视逐渐成为家庭生活场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意味着围绕这一产业结构和链条上各环节所构建的互联网电视生态圈将随之迎来更大的产业空间和市场机会。
进入2015年,一方面,互联网电视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产业链上各方对自身优势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牌照方积极调整合作机制和盈利模式;内容提供方加大自制栏目和剧集的投入,开展独播战略;终端厂商推出网络版、游戏版等细分功能电视机;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电视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用户先导等平台技术优势,来自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条之外的生产商、零售商、社交平台应用、信息服务应用、游戏及娱乐应用等也都可以以各种形式纳入整个产业生态之中,共同推进和形成围绕家庭媒体、娱乐、传播、消费等需求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且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愈加明显。这些变化对于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而言,意义深远。
业内专家认为,当电视用户的价值群体呈现回归态势,受众从年轻优众向大众群体扩充的时候。蓝皮书的推出真实还原了中国互联网电视在2015年的诸多变革,见证了即将到来的电视平台内容革命。观众不再被动的接收内容,而是更加熟练的与互联网电视产生互动,就像几年前的电脑、手机和iPad, 尼尔森网联通过对于受众触媒习惯迁移的持续研究后发现,未来,互联网电视将极有可能打破和重塑家庭收视场景,并将产业链向更远的方向延伸,链接更多受众和平台。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