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胜有招的宇宙流 AlphaGo超越了人类预期
从Google的后台数据上看,AlphaGo一方总体是在占优,也就是说以机器的视角看:“人类呀,这盘棋不是啥逆转,我一开始就吃定了你的。你以为我的昏招只是你!没!看!懂!”在王小川看来,相信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人不仅是没有预料到机器的下棋能力,更是机器已经落子了人类还没看懂为什么会这么下——现在到了需要思考人和机器谁更懂棋而不只是谁更会下棋的时候了。
以前人类赢机器,是因为人类有“抽象概念”而机器没有。现在人类输给机器,也是因为人类太有“抽象概念”,太细碎失去了整体,机器建立了大统一的抽象概念。之前我们有质疑机器没有“大局观”,在深度学习框架下,机器不仅是有大局观,而是全局观,包含了全部细节的全局。这个全局观不只是棋盘空间上的全局,而是每一步局势的判断以及落子的选择都是指向最终赢棋的概率提升,这是时间维度的全局观。
在全局观下,棋感与搜索的交织融合,每一步搜索中包含棋感、每一步棋感后都进行搜索,AlphaGo打造出完全超越人理解的走棋逻辑来。有了这种超越人的时空全局观,机器就会走出一些人没法解读的匪夷所思的招式来,这些招式要么超越我们的定式,要么在招式下计算更精准,要么两者兼有。这便是无招胜有招的宇宙流。
人工智能的启蒙运动
此次,全球有数十亿人次观看了五局比赛的直播。在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中,人与机器的距离那么近,我们发现机器开始变得更聪明,开始变得智能。在王小川看来,这是一场人工智能的启蒙运动。也许最受伤的是职业棋手,他们职业的意义受到了冲击;最被激励的应该是拥有人工智能理想的工程师,会更加相信自己代表的先进生产力能改变世界。
比赛结束后,出现了很多伦理层面的探讨,比如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人?会不会取代人?有没有可能伤害人——这是好事,人类开始没那么自大,开始更好地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场比赛的意义足够深远,或许百年后看,是21世纪最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对战只是开始,为伴才是未来
比赛结束后,人类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与机器为伴?机器能够帮助人类做一些服务,完成一些简单的体力、脑力劳动,使得人类可以解放出来做更高级的事情。这是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也是在“互联网+”大的体系里面,需要去努力推动的方向。阿尔法狗这次的胜利,会激发大家对人工智能的信心信念,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二,如果有一天机器比人类更聪明、水平更高,就需要重新反思人类和机器的关系。
王小川认为,这样的世界很快可以到来:我们重新与机器为伍、为伴——这是李世乭和AlphaGo实时比赛里可以清晰预见的未来。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