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亲宝宝爸爸说:外地工作怎样和孩子保持良性互动

关键词: 宝宝

发表于2016-12-03 03:37:05 0 0
亲宝宝APP是一款专注于记录宝宝成长过程、解决育儿难题、探讨育儿经的家庭社交应用。
            

  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这样的问题:孩子还小,但是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很少有陪伴孩子、参与孩子成长的时间。特别是和宝宝分隔两地,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如何身处异地,还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呢?来听听成长记录应用亲宝宝的用户——豆豆爸爸的经验。


  豆豆3岁的时候,公司开始开拓海外市场,我得到了外派巴西的机会,最少要呆2年。权衡再三,为了给孩子以后营造更好的生活坏境,我决定接受。刚开始,豆豆还会问爸爸去哪了,随着工作时间的不稳定,加上时差,视频时间慢慢地越来越少,孩子也渐渐地不再找爸爸。


  



        ͼƬ1.png

 


  因为工作忙,一开始我并没有感觉不妥,直到看到一组数据。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的一项调查,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我不想成为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都不能为孩子提供支持的空头父亲。但是,已经选择了外派,一年只有两次回国机会,怎么去培养父子感情?老婆建议我每天给孩子视频讲故事,增加互动。但因为时差和网络问题,我和豆豆的时间配合不上,断断续续做了几次,效果不太好。


  抛开了实时互动的想法,我试着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都抽出时间给孩子录制讲故事视频,每周两次实时视频互动,坚持了几个月,豆豆每天都在期待爸爸的故事时间,一年下来,对豆豆来说,爸爸已经是一个具象的存在,经常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分享我编的冒险故事。外派的两年,我一直和孩子保持了良性的互动,这才发现,找对方法,异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并不是那么难,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付出时间,制造对话


  每天应该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我外派期间,孩子还小,我就每天给他录两个故事,录一封影像信,上传到亲宝宝里豆豆的空间,妈妈手机上即时更新,马上就能看到。告诉他爸爸今天在干什么工作,遇到了哪些有趣或者烦恼的事,结合童话故事,爸爸的在外面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会理解,即使爸爸不在身边,但是爸爸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他。晚上有网络的时候,有条件都要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


  2.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这方面,可能是出于长期不在他身边的愧疚,我尽可能每一次视频都去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和他身上特质,加以引导。作为父亲我虽然不能非常客观地认识孩子所有的个性,但我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每次都在发现孩子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孩子取长补短,树立自信和勇气。我在豆豆面前没有刻意塑造属于父亲的权威,而是尽量和他做朋友。


  3.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尽管孩子还小,但是他们和成人一样,也会压抑不良的感受,要是他们养成了有负面情绪却得不到理解,只能默默自己消化,长成一个过早懂事的孩子,其实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并不好。所以,其实作为父亲应该要比母亲更愿意去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给孩子安全感、依靠感,避免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体验孤独无助的感觉。


  4.爱要让孩子知道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但养孩子光提供吃喝是肯定不够的。我父母那一代,是不善于表达的一代,一般都是爱在心头口难开,我自己特别想要让孩子沐浴在父爱母爱中长大。所以,一有时间或者机会,我都会尽量多亲吻、拥抱豆豆,或者和他一起游戏,教会他表达我爱你,让豆豆能够时时体验到我在表达对他的爱。


  其实,总结起来,我最大体会是,即使是养儿子,也要对孩子表达爱,行动做到十分的同时,说也要至少7分。


  关于亲宝宝:亲宝宝APP是一款专注于记录宝宝成长过程、解决育儿难题、探讨育儿经的家庭社交应用。在这里,你可以邀请家人、亲友一起记录、分享、关爱宝宝成长,通过图文视频随心记录,不错过宝宝成长点滴;可以一键上传照片,时光轴自动排序,珍藏与宝宝的美好回忆;与家人私密畅聊,分享宝宝成长喜悦;还可以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守护宝宝健康成长。(来源:中国民生时报)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