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更多

蒋胜男是在借《芈月传》搞文化“碰瓷”吗?

关键词:

发表于2016-12-03 16:32:16 0 0
影视圈儿的事向来以“乱”著称,特别是一旦某个IP火了之后,各种妖魔鬼怪会冒出来,借势推销自己。
            

  影视圈儿的事向来以“乱”著称,特别是一旦某个IP火了之后,各种妖魔鬼怪会冒出来,借势推销自己。当然,从商业逻辑讲,这确实没错。注意力变现为金钱,这是最直接的利益。从去年初,一直绵延到如今的蒋胜男与王小平就《芈月传》编剧的“纠纷”的故事也如此。一年多时间里,蒋胜男以各种姿势展开网络攻势,称王小平及《芈月传》制片方剥夺了自己“唯一编剧”的身份和权益。但事实上又如何呢?


  4月25日,始终没有“开口”的《芈月传》总编剧王小平在微博上曝光的一封主题为“蒋胜男,你要还我一个清白”的文章,将芈月的编剧之争,又推到了风口浪尖。说实话,这个事件,之前就关注了很长时间,对双方存在的争议和纠葛也了解一部分。但认真了解此事来龙去脉的人,特别是蒋胜男PS法院判决书,并且更改诉讼请求迫使温州鹿城法院不得不取消了4月25日的开庭的桥段,多半更倾向于“这是一场文化碰瓷”的判断。


  复盘《芈月传》背后的蒋、王之争


  去年11月份开播的《芈月传》有多火爆,自不必赘谈,堪称是2015年电视剧市场当之无愧的年度剧王,远远超出了当年《甄嬛传》,将古装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在该剧播出之前就有关于编剧之争的声音。但当时的舆论环境,外界都误以为是《芈月传》为了吸引眼球,但没料到这还真是一场《芈月传》幕后的真戏。


  4月25日,王小平在微博上曝光的长文,将《芈月传》前后剧本的创作过程及蒋胜男对此持续了一年时间的人身攻击和盘托出,并期待4月25日温州鹿城法院开庭的日子。然而,关键时刻,蒋胜男作为原告方却提出更改诉讼请求,法院被迫不得不延后开庭。“我一直期盼着她在法庭上将我撕得血肉模糊,现在眼看老天给了伸张正义的机会,你为何临阵心虚退缩了?”、“你大概以为对人破万脏水可以快乐地转身而去?即使到了世界末日,上天依然会有最后的审判”,以上引语是王小平得知开庭延期后落笔的文字。


  说实话,这件事持续一年多时间,巨细没必要多谈。但总体看,就是有关编剧的“名份”纠葛,特别是《芈月传》火爆之后,蒋胜男提出自己才是唯一编剧,制片方却将总编剧署名为王小平,自己只落了个“原创编剧”的名号。为此,蒋胜男作为《芈月传》原著小说作者,针对王小平、郑晓龙展开了一轮轮的攻势,称其利用“特殊身份”侵占了自己的权益。


  了解真相,不得不提三桩官司。一是蒋胜男在温州鹿城提起《芈月传》署名权纠纷,本来4月25日开庭,却被蒋临时“叫停”了;二是花儿影视称蒋胜男提前出版小说违约,将其诉至法院,法院一审、二审(今日)都确认蒋的违约行为;三是王小平在北京起诉蒋胜男诽谤侵权。三个诉讼中,蒋胜男都不“占理”。特别是约定小说出版与剧集同步,蒋胜男却提前出版,还专门在腰封上打着“郑晓龙执导,孙俪主演”的广告词推销。其实也很简单,蒋胜男拿到了《芈月传》对等的权益和收入,借着《芈月传》原著小说的旗号,2015年拿到了135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列2015中国作家富豪榜第八名,也算是最大受益方。


  而且从动机上看,蒋胜男发动的网络攻击很有技巧,专门选择《芈月传》投拍、开播期间,由于剧本版权上起“内讧”是最伤害作品的,王小平与制片方只能“忍耐”。但根据以往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版权界定和流程来看,小说与剧本存在天壤之别。蒋胜男虽说是小说作家里的大神,但却是剧本的新手。所以王小平进行大量的改编和创作是必然的。此前,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也进行专业对比,结果是王小平剧本创作不同比例为48.4%,重大修改比例为28.2%。这也让蒋胜男的“唯一编剧”站不住脚了。


  警惕“文化碰瓷”的兴起


  其实,有关《芈月传》谁才是真正编剧的纠纷,仅是个个例。但源头上解读,是一种近年来不断冒出来的现象,当跨界的网络文学、网络小说不断被改编为影视剧而爆红时,IP成为当下这个时代最值钱的数字资产。当社群、粉丝效应不但能攫取到超额利益和商业价值,更能借此打响自身品牌、抬高身价时,“文化碰瓷”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那么,蒋胜男之举算不算“文化碰瓷”呢?虽然给下一个结论并不容易,但从蒋胜男始终抓着“唯一编剧”持续炒作,以攻击对手为手段来博取海量注意力的玩法来看,至少脱不开“文化碰瓷”的嫌疑。而是不是“碰瓷”,取决于是不是“师出有名”。显然,由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本,两者间是完全两码子事,何况,花儿影视与蒋胜男签订的是“小说创作合作”的协议,原因就是当时《芈月传》小说尚未完成,所以改编权的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而且在影视圈子里,制片方来指定编剧,进行重新创作,这是“行规”,与原著作者并不冲突。


  如此来推敲,蒋胜男所在的是网络作家的小圈子,在网络小说领域颇有名声,对互联网炒作也轻车熟路。而王小平是《甄嬛传》的编剧,与郑晓龙是夫妻关系,在影视界及周边开发产业链上积淀深厚。依此逻辑来推断的话,给王小平戴上“特殊关系”谋得《芈月传》总编剧的身份,是网络大众们最容易相信的“狗血剧”,更容易博得弱者的同情和怜悯,用网民的情绪来铺路。


  当然,影视剧行业里,像《芈月传》这样的巨制大作及后期所发酵释放出来的影响力,试图搭车并获得注意力、变现,这种商业逻辑最容易讲得通。借助《芈月传》IP的号召力和能量,蒋胜男提前违反约定出版的网络小说作品大卖,获得千万元的收益,对花费数亿元宣传推广《芈月传》的发行方来说,已经顺势拿到了巨大的收益。其频频发动攻势,用抹黑的手段来“消费”王小平,无非是想一炮蹿红,赚取短期和长期利益。这么看,蒋胜男倒是有些可悲。(来源:科技讯)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