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更多

【智能制造】化企玩转智能化,怎样迈出第一步?

关键词: 智能

发表于2016-12-10 11:21:49 0 0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而智能制造则成为石化行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希望。目前正值智能制造大潮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的石化企业应顺应潮流,在理念上迅速作出调整,并付诸行动。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而智能制造则成为石化行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希望。目前正值智能制造大潮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的石化企业应顺应潮流,在理念上迅速作出调整,并付诸行动。”6月15日,在大连举行的2016年AVEVA(剑维)大中华区用户大会上,AVEVA大中华区总裁李保罗、销售副总裁万世平向中国化工报记者阐述了他们对中国石化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见解;并就石化行业,特别是中小化企关心的智能制造根本目的、实施路径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6月15日,2016年AVEVA大中华区用户大会在大连举行。(维维 摄)


  先要回答好“为什么”


  “是因为政策要求的吗?如果是这样,那是没有前途的。”


  工业4.0时代需要怎样的理念?李保罗表示,目前许多企业会从“有没有预算”“竞争对手怎样”等角度去考虑智能化升级,但他认为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决定因素。在考虑是否要上一个新系统、购买新软件时,企业家要考虑的应该是新系统能否帮助企业创造一个高效绿色安全的环境。“为什么要做智能制造?是因为政策要求的吗?如果是这样,那是没有前途的。”他语出铿锵。


  万世平表示:“AVEVA去年确立公司使命为高效绿色安全,在为客户的服务中,我们会把这些内涵融入到解决方案中去。很多其他企业也会宣讲这些,但往往是‘事后诸葛亮’,项目做好了、赚钱了才会总结一下智能化、环保安全的亮点或经验。而我们事前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把高效绿色安全的标杆定出来,这样才会使整个智能化工程变得有内涵,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要带着这个使命感,我们和客户一起在每一个方案上落实。”


  “现在许多人对工业4.0、对智能制造的解读都是人云亦云。企业一定要明白这么做的好处,否则就盲目了。”万世平认为。


  “AVEVA最强的地方是可以使客户提升效率,帮助他们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决定。许多客户,不仅仅是中国的客户,也包括国外客户,觉得这些不重要。但是现在油价低迷,化工行业不景气,而且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他们也开始理解快速决策的必要性。”李保罗说,“原来做决策需要一个礼拜或一天,现在只用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这个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很多资金,并且避免很多风险。”


  数字化要先于智能化


  “今天不要做后天的事情。先数字化,再智能化,这是一个过程。”


  “目前,中国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正在推进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实现智能化之前首先要解决好数字化的问题。其实这不只是石化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万世平表示。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厂房里都没有人了,全都是机器人操作,机器人也会学习,工人只要在控制房里运筹帷幄即可。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场景?要有很多机器人,要有高速网络,但有了这些,仍然有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万世平说,真正的智能制造,首先要有大数据作为支撑。如果没有数据,即使有了很多机器人和网络,也无法实现智能化。真正的智能制造是要让所有的数据之间建立联系,然后发现规律,让规律为人所用,这样才能产生价值。


  “数据从哪里来?如果不做数字化,一味谈智能制造,为智能而智能,这就是一个误区。很多人花了很多钱,最后打了水漂。”万世平认为,首先要先把工厂数字化做好,如果没有数字化,就无法实现大数据,更无法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而只能建立机器之间的联系——但这个联系是松散的,是线联的。


  万世平认为,一个数字化工厂,所有的数据都必须是完整的。“我们提供的这个管理平台有很多数据,采购数据、施工数据、维护数据、供应商数据等,最后和现场的传感器、物联网结合在一起。它不是简单的一对一,而是一对多,甚至是一个数据的组合。这种组合出来的数据的联系所产生的价值,才是未来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的依托。”他强调说。


  “企业必须要做能做的事情,不要好高骛远。”万世平认为,“智能化的方向没有错。但今天不要做后天的事情。先数字化,再智能化,这是一个过程。”


  中小企业也有机会


  “从智能化的三维模型开始做,逐渐将企业资产数字化。”


  众所周知,化工行业既有世界级体量的央企和国企,也有许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撑起了中国化工行业的半边天。在推行智能制造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压力显而易见。


  李保罗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智造升级。“做数字化,就像买一个健康手环,投入一些成本管理健康,可能就会避免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从而省掉看医生的成本。你花一些钱,可以避免很多的成本,那就是划算的。”他说,“对于小公司,可以先从智能化的三维模型开始做,逐渐将企业资产数字化,这个投入没有那么大。”


  但他同时认为,对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除了市场环境需要改善外,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困难:缺少理念,缺少标杆。中国有许多庞大的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民营企业是不同的,但对小公司而言,他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想:“大公司钱那么多都没做,我为什么要做?”


  万世平认为,工业4.0是一个平等的机会,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有小企业的定位。虽然可能资金不足,但船小好掉头,而大企业全面推广工业4.0,就不那么简单。“小企业没有全面升级的实力,可以先找一个小的切入点,比如大企业需要我做的是什么?”他表示,工业4.0的结果之一是分工越来越细化。大企业不会什么都做,因为有了工业4.0、有了“互联网+”,他可以把很多东西外包出去。这就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种竞争力实际是管理能力,而不是制造能力。”万世平说,“对小企业而言,他要思考未来大企业这么做的情况下,他应该怎么变,也就是说基于工业4.0这样一个平台之上,怎么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今天做的和未来5年做的我都能占据优势,那就很好。只要思考方向对了,就会有出路的。”他强调,靠手工作坊,依靠低人工成本,这样是没有出路的。在自己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要看看行业里是怎么做的,把握好发展潮流。”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