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反哺社区, PingCAP 巡讲硅谷展示技术实力

关键词: 技术

发表于2016-12-12 14:17:32 0 0
近日,刘奇还收到 Percona 大会方的邀请,参加全球数据库盛会“Percona Live Europe 2016”。10 月 5 日,TiDB 将与 MongoDB、Google Cloud SQL、MySQL、Redis、PostgreSQL 在阿姆斯特丹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日前,受 YouTube、Twitter、Airbnb、Facebook、CoreOS 等多家硅谷互联网企业邀请,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EO 刘奇与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在美国展开了为期 15 天的硅谷巡讲之旅。通过对 NewSQL 数据库 TiDB 的技术实现细节的分享,PingCAP 此行向硅谷一众企业展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解决现有存储系统痛点,只有 NewSQL


  在 2015 年之前,数据库技术经历了 SQL 到 NoSQL 的演进。现在,数据每年正以 ZB(Zettabyte,1ZB=GB)的数量级增长。可以说,这样的增长速度让现有存储系统的痛点愈发敏感:无法弹性扩展、可用性难以保证、维护成本及开发复杂度过高......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低运维成本、线性扩容及能够处理交易类事务的新型数据库。


  Google,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拥有以太级别的数据,其自有数据库的强大能力已无需赘言。2015 年,PingCAP 团队便基于 Google 最新分布式数据库 F1/Spanner 的理论基础,研发了开源分布式数据库 TiDB,实现了诸多重要 NewSQL 特性。


  首先是水平伸缩。分布式的 TiDB 可随着企业的数据增长而无缝地水平扩展,只需要通过增加更多的机器来满足业务增长需要;同时,TiDB 根据存储、网络、距离等因素,动态进行负载均衡调整,以保证更优的读写性能,从此告别分库分表的繁琐流程。


  其次,在高可用方面,不同于传统的主从同步/异步复制方案,也不同于 Google Spanner 采用的 Paxos 复制算法, TiDB 使用多副本的数据存储和无状态的服务节点,并依赖 Raft 分布式选举算法确保多个存储副本之间的强一致性以及完全自动的故障恢复。


  除此以外,TiDB 还支持强一致性的分布式事务。可以把 TiDB 想象成一个单机的 RDBMS,ACID 事务可以在多服务器间进行,无需担心一致性问题。另外,TiDB 完全兼容 MySQL 协议,使迁移使用成本降到极低。


  通过以上几个 NewSQL 特性,TiDB 完美地解决了现有存储系统的痛点。


  坚持开源共享,巡讲只为反哺


  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开发一直是技术圈公认的高难度作业,具体到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明知未来的路很难走,但 PingCAP 团队从未退缩。从创立之初就坚定了开源之路的 PingCAP CEO 刘奇表示,好的产品应该将自己的代码开放出来供大家审阅,并通过与社区的沟通交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而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最初 TiDB 在 GitHub 开源仅两周的时间,就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反应,捷克的编译领域大牛 cznic 很快帮助解决了 S/R 冲突的问题;也第一时间得到了 beego,gogs,xorm 等知名项目的支持。如今,PingCAP 项目在 GitHub 上开源一年有余,已有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程序贡献代码,单 TiDB 一个项目的 Star 数已达到 4700,这标志着 TiDB 已然成长为国际级的明星项目。


  此次巡讲硅谷,刘奇认为这是一种反哺行为。PingCAP 一直以开源基因贯彻着社区分享精神:每周一场的 PingCAP Open Meetup,把关注基础架构技术的小伙伴聚集起来,将线上社区与线下交流配合的更加紧密。开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open source 并不等同于 source open,开源精神更强调的是强化社区交流协同,最大化迸发社区的力量。刘奇对待开源有着近乎偏执的热忱,每周六的 Meetup,除了由公司内的同学共享最新项目进展及技术细节的讨论,PingCAP 还会邀请很多行业内的技术大牛,来分享自己的技术心得。刘奇最希望的是能营造真正关注技术本身的社区和 Meetup。“PingCAP 从创立之初就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的支持,如今项目进展很快,TiDB 已经发布 Beta 3 版本,预计年底前,正式版本也将面世,这一次受邀来到硅谷,我们想把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积累的开发经验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同学,并进一步跟世界的一流团队做深入交流。”


  惊艳硅谷,为 NewSQL 加一把热火


  由于云集了大批全球高科技企业,硅谷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顶尖技术的代名词。一个成立仅一年半的年轻团队到硅谷去做技术巡讲,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但,PingCAP 此行一亮相就“吸粉”无数。


  15 天的行程中,原本预留了与长期在 GitHub 上为 PingCAP 项目贡献代码的几个老朋友的会面时间,但现实却是一场场的巡讲应接不暇。往往是一场计划中的巡讲刚结束,参会中其他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又现场邀约,不得不临时加场,其中不乏 Cloudera、Docker 这样的知名项目。


  在 YouTube/Vitess 团队介绍 TiDB 的分布式事务模型时,Sougou(YouTube/Vitess 的作者)亲自体验后,震惊于 TiDB 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有如此成绩。而在回程前受邀去 Mozilla 参加 Rust Bridge 时,刘奇和黄东旭发现,在 Rust Team 里 PingCAP 的项目几乎人人皆知。很多人从 TiKV (TiDB 的存储引擎,由 PingCAP 独立研发并开源在 GitHub上) 开源之初就持续关注着。


  “硅谷的分享氛围很浓郁,我们讲了很多场,总体来说大家的反应就是,哇,很惊艳。当然也提出了非常多有深度的问题,这样很好,不断交流碰撞会让我们的技术更完善。”刘奇笑称,“这次巡讲,也吸引了很多非数据库领域的技术同学的关注,所以我们也算是为 NewSQL 数据库加了一把热火吧。”


  硅谷出品还是中国制造?这不应该是个问题


  此次硅谷之行已经顺利结束,但刘奇还有一点小苦恼。他透露道,在巡讲过程,发现大家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 PingCAP 是一家硅谷“本土”团队,在得知他们来自中国时,都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刘奇认为,这首先说明我们的产品已经接轨全球了,技术水平和产品理念已受到这些顶尖互联网技术群体的认可,但对于一款技术先进的产品,大家就自动把它划为硅谷产品,这里体现了大家对于硅谷技术优势的固化认知,但其实技术创新应该是没有地域限制的。


  在刘奇看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还把目光放到硅谷产品还是中国产品上,会让大家错过很多真正有价值的技术产品。这不是 PingCAP 第一次被人误认为是硅谷公司,但是中国制造或是硅谷出品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我们来说,思考这个问题还不如提一个 PR(Pull Request) 或者解一个 Bug 来的更过瘾,无论来自何处,PingCAP 都是要做一个在基础设施领域全球顶尖的技术公司。”刘奇道。


  近日,刘奇还收到 Percona 大会方的邀请,参加全球数据库盛会“Percona Live Europe 2016”。10 月 5 日,TiDB 将与 MongoDB、Google Cloud SQL、MySQL、Redis、PostgreSQL 在阿姆斯特丹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