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梓兆有色金属:防范信息泄露,提倡隐私保护
在会议中,上海梓兆有色金属法务部经理给全公司员工特别是公司投资顾问普及了泄露个人隐私应承担的后果等先关法律知识。也具体讲解了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措施以及面对隐私泄露遭遇电信金融诈骗时具体可行的办法,公司员工均表示这样的会议召开有利于开展工作和生活。那如今信息泄露常见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上海梓兆有色金属结合了前几年以及今年的数据得知,一条数据交易的“灰色产业链”在中国金融业里肆意生长,人皆知不可为,却又趋之若鹜。上海梓兆有色金属法务部经理亲自在会议以“数据购买”、“电话销售”等关键词,竟然能在百度首页找到几十页上百条信息,这些信息点进去能会找到的销售链接,比如包括“精确数据购买”、“保险数据”、“淘宝数据”、“电话数据”、“银行信用卡数据”等等数据资源。上海梓兆有色金属法务部经理说,“这说明了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在网上公开售卖数据,行为猖獗。”除了电话泄露之外有些信息甚至精确到家庭住址,这不免让人心生恐惧。也有不少车主表示在发生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报案后不到一个小时,便接到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车险诈骗电话,信息泄露如此之快让人防不胜防。
参与个人信息泄露的违法者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因为个人信息泄露牵涉甚广,监管部门措施相继出台。客户信息泄露事件虽然多因为个别员工而起,但也充分暴露出部分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层层漏洞,公司层面显然难辞其咎。案件背后所暴露出的内控缺失,也进入了监管部门的“法眼”。银监会在近日下发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个人信息泄露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中,直指部分银行在内控方面的四大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个人信息管理使用制度不健全,岗位制约和机制监督缺失,未能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完善内容制度建设。执行中,存在未经授权或者未按规定程序查询、获取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其次,管理教育不到位,对员工行为失察。部分银行未能有效建立良好合规文化,客户信息保护意识淡薄,对员工日常行为疏于管理。同时,信息系统建立应用管理不完善,也存在安全隐患。银监会在上述通知中指出,部分银行在信息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未严格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存在非授权员工查询、下载、保存客户个人信息的风险隐患。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数据提取及使用、密码管理、网络访问等环节管控不严格,存在泄漏敏感数据的安全隐患。
据上海梓兆有色金属的了解,为强化内控制度,近期有部分银行上收了征信查询权限,采用由总行代分行查询征信报告的操作模式,同时上线征信查询前置系统,加强征信业务的管理。上海梓兆有色金属总经理也强调。“在公司内部,我一直强调信息安全的问题,每位员工都要把保护用户信息当成保护自己的信息一样对待,信息泄露无小事。如果出现用户信息泄露以及公司资料泄露的事情,公司必将严惩不贷。”同时上海梓兆有色金属更新了最新研发的服务器,可防止黑客对公司系统的攻击。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