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在09年,就开始接触到弹幕视频网站。和这类网站最初的核心用户群——动漫爱好者不同,我入坑是从鬼畜视频出发。所谓鬼畜视频,简单说,以高度同步、快速重复的素材配合BGM的节奏来达到洗脑或喜感效果。可以说,这是一道门槛,能从高速洗脑的鬼畜画面中体验到荒腔走板、光怪陆离的荒诞感,并且从中获得欢乐,大概算是入门了。
是什么吸引用户牢牢锁死在B站上呢?在我的理解中,这个答案与B站终将成为主流,并且有望上攀100亿美元估值的理由同构。
因为B站的形态符合现代人的核心需求。
解释起来也很简单的:大多数人都很忙碌,同时承担着巨大的社交压力。而B站的内容和产品形态,让我们可以在不承担社交压力,又不苦于孤独——以安全的距离和弹幕上的诸君共通围观,享受舒适的虚拟群体在场感,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不仅如此,由于这样语境、内容和用户的紧密交汇,使得它得以拥有不断产生新梗、新语言话术的能力,并强力向整个网络舆论公共空间甚至全部大众语境不断输出。
这就是所有基于用户和内容平台所渴求的终极能量——文化输出力。
所谓“鬼畜全明星”、所谓“XXXX弱爆了”、所谓“不是很懂你们XXX”,大量原创的或二次创作的话语话术就这样从B站出发,灌溉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空间。有的,甚至可以远输海外。
不仅仅是话语话术,人同样能够成为B站强力输出的内容。远的有葛炮、近的有张局座,甚至还有雷军。经过B站的二次创作,并最有经由登陆B站,他们都收获了大量极高活跃度的年轻用户,并称为大众二次创作输出的宠儿。就以雷军为例,前不久小米5发布,凭借之前在B站的高人气,加上发布会前登陆B站发送元宵节问候视频,小米5发布会的B站直播创造了惊人的纪录,我听到的消息时,两个小时不到的直播时段里,B站直播页拿下了201万UV的成绩。之前的直播是多少?我听说是去年锤子T2发布会,数据只有约四分之一。
弹幕是B站上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提供了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提供了工具价值。从此,有人在里面吐槽,有人为内容作注解,有人发“神弹幕”(一种高级弹幕,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图形、动画效果)来助兴。
时间久了,看视频就再也离不开弹幕,看视频会优先在B站看。没弹幕,就好比足球世界杯决赛没观众,就像《红楼梦》没有了脂砚斋的批语,再也不是完整的作品。好的作品中,弹幕能够成为众多观众消费内容、交换意见的狂欢。
我参与过一场关于B站的讨论,焦点话题是,B站的核心价值在哪儿?有人说,B站有年轻用户,有人说,B站有大量PGC、UGC原创内容的聚合,我觉得都没说到点子上。
我的想法是,B站真正流弊的地方在于,它能提供一个合适的语境,让发端于ACG,包含大量梗、衍生段子、各种戏仿各种演绎的行话暗语让所有人在这里能够在弹幕中必然得到回应。举个例子,尽管优酷、爱奇艺等诸多综合视频网站也都早已支持弹幕功能,但一直无法产生可见效应,理由就在于,所谓综合视频网站上,话语体系太过驳杂,无法形成共鸣。譬如,在这类综合平台上发一条“岂可修”的弹幕,很多用户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而稀薄的弹幕也让偶尔路过的“懂梗人”没有回应的兴趣,对于弹幕发出者而言,没有正向回馈的激励,自然也再没有发布的动力。而反观B站上,不仅大有人在会主动增补“左舷弹幕密度”,甚至会有人用弹幕注释,这是日语畜生的意思,也是日本一位搞笑艺人“小梅大夫”的常用梗。
高下立判吧?
有个听来的真实笑话:雷军在B站红了之后,某知名企业家居然也驱使手下苦苦思索如何才能也挤进鬼畜全明星……
B站产品形态的魅力在于,能红被输出的当然不只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成名人物,更多的都是无意间发生,符合“有趣、有爱”这样朴素的ACG根源价值判断的草根IP。不远庙堂,但又植根江湖,才是生生不息的本源。
就说个最近的例子——李世石和阿尔法狗之间的“围棋人机世纪大战”。为了尽可能的吸引用户观看,国内的各大网络平台进行了疯狂投入。腾讯请来了常昊和古力。乐视请来了“柯大棋渣”柯洁。新浪请来了国家围棋队总教练俞斌和搜狗CEO王小川。
B站也搞了直播,相对于主流平台的阵容和投入,B站在解说阵容、直播环境和包装宣传上显得比较轻松,甚至有点傲娇,充满“B站风格基本法”的风格诉求——“围棋大战啊,那就直播开个房间说说吧。”
然而还是有数百万的观众涌入B站直播,不仅如此,还误打误撞捧火了B站一名负责话筒调试的技术员。
事情发生在B站3月9日的第一场比赛直播——由于实在比较随意,当中主持人居然有段时间消失了,一度有些单调。忽然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撑起了整个局面:我是直播调话筒的技术员,主持人吃饭去了,我来说说吧。
然后这位昵称叫噶呜的技术员居然就自顾自的开始了解说,他对棋局的点评,对人工智能的了解,都远远出乎观众的预料。而直播的弹幕,因为这个突发的、带有“B站色彩”的戏剧性时间,也迎来了开播后第一个巅峰。“扫地僧”一般的乱入者成为了B站直播围棋大战的真正主角。事实上,他只是一名负责B站直播技术的程序猿。
这位程序猿这样公开评价自己的乱入:“作为一个十分注意自己的个人修养,有意地培养良好的情操,同时对围棋也有一定的见解的程序猿,我当时觉得有责任为观众姥爷们讲讲我的想法。”(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样的随机出现的、大众半无意识群创推出的红人,难道不是最有意思的吗?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