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利用相关攻击法,信用卡匿名数据也变成精确信息

关键词: 信用卡 信息

发表于2016-12-19 06:59:59 0 0



看到自己的信息被卖给第三方貌似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手机号、姓名、家庭住址等。



不过,我们对于信用卡这类支付与安全信息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会抹去大部分个人敏感信息。但这周Science上一篇研究报告可能会打破这种信任感。



对信用卡信息最新研究表明,整个大数据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匿名的。普林斯顿计算机科学家Arvind对媒体说,数据管理者需要增强数据查看的限制,增加新的防护手段。



而剑桥MIT应用数学教授更是直白指出,未来只要涉及个人敏感数据的业务,都不可能做到开放分享。最好的一个例子可能就是个人健康和医疗历史了,这一点我们曾在之前的报告中强调过。



研究小组在三个月内搜集到单个国家内1100万人群在10000个门店中的消费,即使银行隐去每笔消费中的姓名、信用卡号、门店地址和消费时间,只剩下元数据,包括消费额、门店类型、以及相关的code,依旧没有躲过攻击。(研究小组绝口不提这些数据来源,只说是个大银行。)



数据如何确定的呢?虽然个人信息被抹去,但小组发现,每个用户的消费规律是独特的,这个现象被称作相关攻击法(correlation attack),要进行这种攻击,外部数据就能够完成。



最有名的相关攻击是纽约出租车和车委会在去年的“名人乘车信息泄露”事件。



如何保护这些信息呢?小组举了个例子,将数据范围再次扩大,比如不提到某天的消费,而是某个星期,也不提到精确消费数据,而是一个区间,是一种不错的手段。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sciencemag.org]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