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大学生村官创业心路:“小蘑菇”弄出“大响动”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发表于2011-06-08 00:00:00 0 0


  编者按:这是一群有理想、有知识、有干劲的年轻人,正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大步行走。超过20万名的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用双手和智慧改变了什么,他们的选择对新时期的青年有什么启示?新华网特别推出了“为党旗添光彩——大学生村官讲述自己的故事”活动,“村官”们踊跃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故事,以飨网友。 


  高敏,李婷,魏磊,三个怀揣理想与激情的大学生村官,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他们依靠“小蘑菇”,在基层干出了“大响动”,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创办食用菌示范基地的创业之路。 


  新华网、中国大学生村官网、中国党建网、河北日报、秦皇岛电视台等媒体,对他们的事迹曾分别进行了多次报道,当地区委把他们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的模范,向他们的基地授予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的锦牌。让我们来听听他们仨的基层创业心路: 


  结成创业同盟军 


  在农村工作的日子里,除日常事务外,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致富模式,是我们三个“村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感染人、发动人。我们要靠带头创业,发展特色产业,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示范、辐射和带动村民,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使自己在农村得到历练与成长。”基于这样的共识,我们三个年轻人结成了创业同盟军——“铁三角三人组”。 


  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产销对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通过多种渠道的信息搜集,咨询农业专家和反复调研论证,最终我们选择了回报率较高、销路相对畅通的“食用菌种植”为创业项目。 


  2009年8月,一个大棚食用菌(平菇)创业思路形成了。在区、镇、村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做好了选址和购买菌种等准备工作,将食用菌创业基地,建在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的黑汀村,坚实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经济效益初显露 


  创业的过程很艰辛,但我们并未被困难吓倒。 


  缺少创业启动资金,我们曾每人拿出自己一年的工资;坚持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干农活忙到半夜熄灯;“节假日”对我们来说,更是有着做不完的菌料拌、菌袋装运工作……这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为增加收益,我们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思维。在第一批平菇入棚进入发菌期时,我们对蘑菇进行“音乐助长”,使蘑菇呈现了良好长势。口感正、色泽匀的“音乐蘑菇”已打入很多超市。 


  2009年12月,第一茬平菇共卖出近6000斤,收入近10000元。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掌握了许多农业知识,对蘑菇的种植技术和棚间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更重要的是,我们借此收获了村民的信任。村民们觉得“大学生村官是脚踏实地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