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牙生·吐尔逊:坚守在沙漠里的大学生“村官”

关键词: 大学生 沙漠

发表于2012-08-23 00:00:00 0 0


  阿克其开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面积780平方公里,全村1235人,由维吾尔族、汉族两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80%。全村拥有耕地1.2万余亩,果园300余亩。


  几年前,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发展滞后,是新疆尉犁县全县有名的“后进村”。牙生·吐尔逊通过参加自治区大学生“村官”考试,被选聘到阿克其开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乡里指定他主持村里的全盘工作。


  2012年26岁的牙生·吐尔逊,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图形图像美学研究所,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团支部书记。


  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大学生“村官”牙生·吐尔逊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又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和村团支部书记。


  到村里任职的第一天,牙生·吐尔逊就把走访调查作为熟悉农村工作、融入农民的第一步。他骑着摩托车,走遍村里的田间地头,走访每一户人家和牧业点,熟悉村情,了解民意,理清思路。同时,帮助村里建立健全了村党支部规章制度,并组织大家通过远程教育网学惠农政策、学实用技术、学致富经验。


  为了推广农业科技,牙生·吐尔逊在邻村巴西买力村自己家的70余亩地里,进行测土配方、膜下滴灌等实验示范,定期组织村民实地考察,用事实证明科学种植带来的实惠。此外,他还到县委组织部、农业局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建起了西甜瓜双膜覆盖技术示范田,并与乡里的西瓜种植大户合作,整合打包申请注册了古勒巴格牌西甜瓜商标。在他的倡议带动下,村里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结队帮扶的热潮,全村共结成150个民汉团结对子和致富对子,推广膜下滴灌棉花6000余亩,西甜瓜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余亩。通过两年的努力,阿克其开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7600元增加到2011年的11500元。


  “牙生书记好巴郎,别人有难他帮忙,群众冷暖记心上。”这是阿克其开村村民编的顺口溜,也是群众对牙生·吐尔逊的褒奖。


  去年,阿克其开村承担着115套安居富民房的建设任务,牙生·吐尔逊积极与县城建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房屋、道路等项目规划。有一些群众不愿意拆掉老房子、让出宅基地修路,他就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


  面对群众的误解、埋怨,他从不发火、不退怯。在拆迁贫困户艾尼·阿不来提旧房时,牙生·吐尔逊连续几天做思想工作都没用,当他得知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时,就帮助艾尼·阿不来提通过贷款等途径解决了建房款,并把盖房用的砖运到他家门口。艾尼深受感动,自觉拆除了旧房,让出了宅基地修路,还说服其他村民拆旧房、建新房。


  牙生·吐尔逊本来有机会离开这个沙漠中的小村子,但看到村民渴望脱贫致富的心情,他选择了留下来。“作为当代大学生毕业生,肩负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愿意坚守在沙漠深处,愿意为这个村的发展和村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牙生·吐尔逊这样说。 (记者 蒋夫尔)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