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大学生村官薛蓉蓉:用古筝奏响创业“传奇”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传奇

发表于2013-01-21 00:00:00 0 0


  她毕业后放弃去油田单位的丰厚待遇,自愿选择扎根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成为扬州市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典范,被评为“2011扬州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她是事业有成的“80后”老总,公司成立一年多就创造了年销售古筝8000多台、销售额达600万元的业绩,如今销量更是连连取得突破。 


古筝奏响村官创业“传奇”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李振 苏宏伟 秦莹莹 


  晶亮的眸子,齐耳的短发,清秀的脸上挂着两个浅浅的酒窝--她就是薛蓉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届硕士毕业生,现任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正谊村党总支副书记、扬州悠悠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筝引她“误入”创业路 


  “你在网上说自己的古筝是扬州生产,可你的手机号怎么是青岛的呢?” 


  2009年9月的一天,刚刚上完课的薛蓉蓉接到了一个电话。这是薛蓉蓉淘宝网上的古筝店铺开张以来接到的第一个客户电话。电话那头显然对她在网上留的古筝销售信息持有怀疑。 


  薛蓉蓉生于“中国古筝之乡”江苏扬州,但她与古筝结缘却是偶然。古筝是扬州的文化品牌,当地有超过120家的古筝企业,产量占了全国的近三分之二。企业密集使得当地一些小工厂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薛蓉蓉的母亲在江都一家古筝厂上班,老板知道她有个女儿在读研究生,就想让她跟女儿说说,看能不能在学校里找到点销路。 


  “要不我给他建个网站,没准儿就有人在网上买呢。”薛蓉蓉凭借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很快为这个古筝厂开发了一个销售网站。网站建成后的第12天,她就接到了前面提到的第一单生意。 


  来电的是山东济南的一位刘姓音乐老师。薛蓉蓉跟他在电话里详细说明了情况,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交谈,刘老师消除了疑惑并决定要买6台古筝。第二天,就给她汇了4200元货款。这笔生意让她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400块钱。网络营销的体验,也使她原本只是帮个忙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何尝不真正创一回业呢?”于是,她决定认真做好这个事儿。 


  本着薄利多销的营销理念,她相继在淘宝网、百度、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上做起了古筝的网络销售,并通过积累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誉和顾客源。“很少在凌晨1点前睡觉,每天也很少睡觉超过6小时。”薛蓉蓉一边完成学业,一边照顾生意,过得充实也非常辛苦。好在苦过之后她品尝到了甘甜。2009年,她开始网络营销的头一年,就卖出去了500多台古筝;2010年,古筝销量已经接近2000台;2011年,她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扬州悠悠乐器有限公司。如今,她的公司年销售古筝8000多台,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古筝帮她圆了村官梦 


  “回家乡当一名村官”,大学毕业时薛蓉蓉就有这个想法,但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供女儿读大学就是为了让她找份稳当点儿的工作。在父母的建议下,薛蓉蓉本科毕业后选择了读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薛蓉蓉曾多次和已经在南通做村官的本科同学交流想法,“那位同学来自农村,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起来特别得心应手。”几番交流下来,薛蓉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而读研期间的古筝营销经历,让她找到了村官和古筝的结合点。何不利用自己的网络营销经验,回去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呢? 


  “到油田,我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可这样只能让我一个家庭幸福起来;当村官,我能让更多乡亲过上幸福生活。”研究生毕业之际,她没有为一家油田单位的优厚待遇所动,选择了回家乡做一名大学生村官。然而,理想跟现实总会有不小的距离。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二十来岁姑娘,要处理好村里的各种事务,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刚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没几天,就碰到一位村民因为土地问题到村委会讨说法。“您坐下来咱们聊聊,看看我能不能帮您解决。”当时办公室只有薛蓉蓉一个人,她热情地招待老乡坐下来聊聊。“你一个丫头,跟你说能有啥用啊?”来者瞅了瞅眼前这位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不屑地说。 


  这样的事情在薛蓉蓉刚入村那段时间时有发生。由于长期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她跟村民很难融合在一起,总是得不到村民们的理解也一度让她感觉到特别压抑,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心情很郁闷。为了尽快融入这个圈子,她努力学习其他村干部怎么处理村务,并且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和习惯,积极融入到村民们的圈子里去。慢慢的,她的努力和真诚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成了一个能跟村里人唠到一块打成一片的村官儿。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