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TC2015年累计亏损达到189亿新台币的当口,VR仿佛成为了HTC这家曾经市值超过300亿美元公司唯一的救命稻草。2016年4月,公司宣布启动面向全球VR创业团队的扶持项目Vive X加速器计划,计划共同投入超1亿美元的基金支持;6月,公司宣布分拆Vive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联合28家全球顶级风投公司,成立虚拟现实风投联盟(简称VRVCA),资金规模将达到上百亿美元。2017年3 月,出售了位于上海的手机制造工厂,转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VR。这一系列的举措,证明了VR在未来的重要性,也说明了VR企业当前正烧钱的处境。
饿死或被自己搞死
在大量烧钱培养市场的当下,在无数VR企业因弹尽粮绝倒下的背后。饿死或者被自己搞死只是倒下的两种方式,后者是前者的加速运动。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自身短板将极大的制约着企业发展,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关门歇业。我们就分别用两家公司的例证,来说明一个问题?VR创业公司到底该怎么活下去。
早在Fackbook还未收购Oculus时,Vrideo就已经存在,他们用200万美元的融资搞定了70万的用户,最终却没能躲过倒闭的命运。2016年的11月22日,这个在VR视频领域颇有名气的视频平台正式宣布停止服务,Vrideo创造的神话也就戛然而止。除了感到震惊,更多的就是疑惑。要知道仅靠200万美元融资就已经做到了70万安装量的惊人成绩。这相当于一个手机APP 有2亿的安装量,除此之外,Vrideo还是三大平台上最受欢迎的VR视频类应用之一。
在国内VR视频平台由大厂领衔,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搜狐这样的大平台均已入局,大厂不差钱。但从砸钱规模和想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就可略窥一二:优酷土豆欲砸百亿,践行“VR合计划”。爱奇艺欲在一年内达1000万用户。乐视欲砸300亿,希望达到1亿粉丝、1万CP;搜狐要砸16亿,欲在一年内拥有超50位VR出品人,超1000部视频和3000万用户。听完这些,你有何感想。
Vrideo的CTO黄光伟表示:钱花光了,随着公司成长,成本也在上升,我们没钱了就只能倒闭。令Vrideo感到自豪的,敢声称自己服务过100万用户且说完还不脸红的VR视频平台应该没几个,在这样的条件下能拿出如此的成绩,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下的环境是VR缺用户、少内容。想通过卖广告和付费去维持平台的运营是不现实的,毕竟爱奇艺都处在一个连续烧钱亏损的状态。如果Vrideo情况放在国内,每天向70万用户分发1小时2K的视频,光成本就30万元。Vrideo与EnvelopVR的倒闭症结如出一辙,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一个需要用户的平台上,市场还是很小,更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在没有考虑到运营成本的情况下,血流干了自然就倒下了。对此小编倒是想马后炮一下,觉得黄先生可能不认识“贾布斯”先生,如果PPT做的好,Vrideo确实可以活的更长久一些。
比起流血狂奔的Vrideo,完美幻境倒闭的例子更像是一起自杀案件。完美幻境是一家做全景相机的厂商。介入的时间较早,技术具有优势,很顺利的拿到了英特尔的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作为微软全球创新技术交流大会唯一被邀请的VR厂商。并且很快拿到了千万A轮融资,团队从初始期的6人增加到百人以上。办公地点也搬到了深圳700平的写字楼。但是这种辉煌只是短短的几个月而已。在一个月之前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甚至落下了被查封和创始人跑路的坏名声。
根据小编收集的资料来看,答案有三点,但无疑不是作死的节奏。
1、管理混乱
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公司稳定运营的基石。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就至关重要。但完美幻境的创始人赵博却将整家人都搬进了公司,让跳舞的女朋友管市场,工作的事可以不谈,找来了一群仆人丫鬟。让爹来管财务,两月换了三个财务。而从360招来的VP似乎更不靠谱:找跳广场舞大妈推销高端相机,甚至定下了年度60亿的销售。更有几位技术大牛,拿着高管的工资,只管躲在小黑屋里打游戏。没完成目标也没关系。而干活的初创骨干却落下该裁的裁,该走的走的下场。想当然的这些猛料都是由“前员工”曝出的。不禁让小编很感慨,如果脑子没毛病的话,这就属于艺高人胆大的表现!就是想掐着自己的脖子看看,到底自己能撑几分钟。可是到底还是玩现了。
2、技术迭代延迟
VR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每天都经历着市场与技术的骤变,而较早介入的完美幻境利用技术壁垒已经在行业内占得了一个很好的位置。但是因为管理模式的混乱,而导致一连串商业考量上的错误决定。公司在考量用户时,品牌定位不清晰,一直纠结于B端或C端,从而延误了战机。全景相机发展至今,国外有尼康、理光、三星,国内有看到科技、视觉科技、得图等企业,也进入全景相机行业。像尼康、三星等传统相机行业切入全景相机,在技术积累上优势更加明显,多采用4~6个摄像头,参数调整上更加准确,性能更加优秀。而完美幻境虽然占据了先发优势,但后续的产品迭代并没有跟上时代潮流,新品Eyesir S依旧停留在2个摄像头的阶段。一个以技术起家的公司,却败在了技术上。恐怕应该是输的心服口服了吧。
3、融资盲目乐观
在2016年2月的时候,完美幻境发布了一则公告:由于想配合生产产业链的完整性,从北京南迁至深圳。紧接着人员增至100多名,办公室也扩大至700平方米,成本代价相当高。当时小伙伴就震惊了,或许这家公司就不差钱!什么叫做配合生产产业链的完整性?苹果公司在美国,可手机基本都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完毕。这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可完美幻境这种考量基于什么?这本身就是一家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所以大部分人员都是技术人员的成本非常高,以平均每人万元计算,每月的人工成本就在100多万元。另外,还有公司场地的租金成本等等。却没有剩下多少资金用在产品生产上,订单量虽大,在没有收到订单款的情况下,就开始生产,并且一直迟迟不能交货。这有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提计。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盲目认为B轮融资没问题的情况下,却出了问题。
从2016年的下半年开始,裁员、倒闭、欠薪事件一直就笼罩在整个VR行业。这或许只是个开始。就像新兴的VR产业一样,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控制成本,开源节流,是必须做到的一条准则,扩张的同时却未形成与之匹配的生产力,这也是很多初创团队中常见的问题,拿到融资后就盲目花销,却把关键的技术积累放在了一边不管,这俨然是很危险的。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是绝不能落下技术的研发优势,一旦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品牌竞争力很快就会直线下降。
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建立又技术壁垒的团队可以说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基础。而认清市场,找准定位。则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方向和把控市场的话语权。从以上各家倒闭的公司来看,都有如此的不足。完美幻境在专业级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而消费级市场还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并且已有insta360、理光这些品牌占据市场,在这样两头都困难的情况下,就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所以,创业公司初期一定要找到自身优势,并专注在一个领域,避免重蹈覆辙。
来源:87870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