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净利润同比下滑70%而备受业界关注的暴风集团(36.450, -0.53, -1.43%),最近被认为“越来越像乐视”。然而,4月7日暴风集团品牌总监冯光顺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
他认为,暴风和乐视都是从视频开始,着手多样的业务布局,但在各个细分领域,暴风和乐视差异很大。上市后暴风的核心工作围绕着视频、VR和TV三个平台进行。
不过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并不看好现在中国市场上的VR业务,他认为:“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暴风做不出科技含量很高的VR产品。”暴风押宝VR,前景受到质疑。净利润下滑 自称尚未进入盈利期
暴风集团年报显示,2016年整体营业收入为16.5亿元,同比增长15.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5281.17万元,同比下降69.53%。此外,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将亏损约1450万元至1950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339.55万元。
针对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翻倍,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70%这一现象,暴风回应称原因有三:一是暴风电视是公司战略布局的新业务,2016年处于快速积累用户的初期阶段,尚未进入盈利期;二是因为2016年下半年以来,上游电视面板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暴风电视产品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进一步降低;此外,在报告期内,公司已累计推出两期股权激励方案,相关费用对公司净利润也有一定影响。
2016年财报中,暴风集团提醒投资者,“互联网视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自上市以来并未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而竞争对手则可利用明显的资金优势大量购买内容版权并以此扩大用户和收入规模。因此,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业务发展规划,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在内容版权上的保守态度反映在业绩上则是广告业务市场份额的下滑。与背靠阿里、百度的优酷、爱奇艺,以及乐视网(33.000, 0.20, 0.61%)不同,暴风在内容上一直坚持整合资源,做类似于今日头条的模式,注重内容分发,而不直接大笔投入内容版权购买。
数据显示,2015年,暴风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70%,但到了2016年该占比降为35%,取而代之的是硬件销售占了市场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暴风2016年广告收入增速为25%,落后于全行业43.4%的增速。否认暴风越来越像乐视
暴风集团从软件起步,如今正在过度到硬件生产。
年报显示,2016年暴风集团的硬件销售收入为9.17亿元,同比增长597%,但营业利润则为-1.4亿元,毛利率为-15%。硬件销售在2016年的营业成本高达10.57亿元,同比增长779%。并且,暴风集团的营业成本中,硬件销售即终端成本占整体营业成本的比重最大,高达88%。
暴风集团董秘毕士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属于偶然现象,主要是由于上游面板涨价,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影响,这也并非暴风一家如此。我们预计2017年的毛利率将会由负转正。”
在硬件领域,暴风魔镜和暴风TV不得不提。暴风集团认为,VR和TV进入规模成长期。
来源:VR国度
来与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