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VR之父Tom Furness:虚拟现实诞生之初非常孤独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发表于2017-04-01 18:34:00 0 0

Tom Furness,74岁,世界公认VR之父。他说:虚拟现实诞生之初是非常孤独的。



据Tom所知,当时只有世界上只有大概三个人称得上在做VR:其中有1957年就创造多感影音体验的Morton Heilig、1960年致力于开发人机互动Sketchpad的Ivan Sutherland、以及获美国国防部征招为战机飞行员制作虚拟与训练体验的Tom Furness。他当时在俄亥俄州的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担任视觉显示系统部门的主管。



虚拟现实,是在1967年战机飞行员的驾驶舱中诞生的!


每个技术的诞生,起初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正巧,1970年当时美国空军有个大问题,就是战斗机科技的功能,已经进步到超越飞行员所能够掌控的程度。



其实,Tom当初并没有想着要做“虚拟现实”。


他只是要解决战机飞行员的日常问题,那就是在以音速飞行的同时,如何操控300个开关、眼观75个显示屏幕,与一架容纳50台电脑的战斗机互动,同时还得闪躲敌军的炮火射击。


Tom首先想着,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做出一种头盔,能让这些仪表盘上显示的飞行数据实时出现在飞行员眼前,这样飞行员就不需要一直转动头部又要看不同的仪表盘,又要瞄准射击敌机,更能够针对愈趋复杂的驾驶战机技能迅速上手。因此1967年诞生了第一款飞行员专用的头盔外接显示器(Helmet-Mounted Display,简称“HMD”),现在严格说起来比较像是增强现实(AR)的运用,就像钢铁侠的头盔一样。



而后,到了1971年,Tom与他的团队改良了HMD,使其加入了显示虚拟空间的功能。透过调整头盔显示屏幕的透明度,1971年的Visually-Coupled System能够在VR与AR的功能间切换。


最后这个技术逐渐演变成了之后的超级驾驶舱计划(Super Cockpit Project),透过戴上一个VR头盔与飞行装,飞行员能够瞬间进入一个虚拟的飞行世界驾驶舱中,透过一个直觉的信息显示方式,取代三百个仪表盘的复杂界面,最终达成人机一体,驾驶员与飞行信息合一的突破性结果。原本需要75块仪表盘分别显示的信息,飞行员能瞬间透过虚拟图象显示,就马上知道战机的当下的状况。



超级驾驶舱计划耗能庞大,当时一共需要八台房间一样大的系统计算机才能支撑运算所需的马力,其中两眼的画面就需要各一台来运算。功能支持语音控制,有水冷式冷却系统。即使当今Vive的技术和体验早已甩了最初的VR设备好几条街,Tom表示他将永远记得,首次启用超级驾驶舱那天的感动。


一直到超级驾驶舱计划结束,Tom所开发的每一个单独系统都是造价上百万美元的高度机密。而这也为消费版的VR设备埋下了最重要的根本技术。而当下深深埋藏在美军机密数据库中的这些宝贵应用,也将在不久之后进入到大众消费市场中。


将VR的神秘技术从军方带至民间


如同先前所述,新技术的起源,往往都是因为要解决问题。而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也常常是出自于这关键问题的转变。



Tom于80年代末期开发出超级驾驶舱后,有一回曾经上了电视节目谈论这一个技术(也就是现在的VR/AR技术),后来竟陆续接到些意想不到的电话。


其中有一位妈妈,家中孩子罹患脑性麻痹,她透过电话问Tom:“你讲的这个技术,有没有可能可以帮助我的孩子?”更有一位当时知名的脑部外科医生,他也迫不急待的打了电话给Tom:“现在要事先了解手术病患患部,都只能透过平面的CT Scan,有没有可能透过你这技术,变成一个可见的3D图象重现?”


Tom当时觉得,有何不可呢?


“这些比起我原先要解决的飞行员难题,要容易太多了!我突然了解到VR的巨大潜力,能将过去人类碰到的无解难题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


后来Tom毅然决然离开美国国防部,希望将原本设计做武器之用的顶尖科技VR,带入民间造福社会。他于90年代加入了华盛顿大学,成立了人性界面科技实验室,希望将这些VR初步的重要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帮助人类。


Tom也是在华盛顿大学遇见了当时的学生,现任Vive中国区总裁汪丛青。



最早进入市场的VR眼镜,帮助减轻牙科患者疼痛


后来Tom也在1992年开发出了一套个人化的VR眼镜(刚好也是Vive现在的799美元),虽然在当时没有风行,但却意外的受牙医欢迎。牙医们发现可以借由这个最初步的VR装置,转移患者注意力大幅减少他们的疼痛,甚至原本害怕牙医的患者们,反而在牙看好了以后还不愿意离开,因为VR眼镜内播放的电影还没演完!


这个科技甚至在当时能够与Nintendo任天堂主机串联,让最惧怕牙医的孩子们,最后反而主动要父母带他们去看牙!


后来Tom更试着让一些疗程极度疼痛的患者使用VR装置,像是烧烫伤患者,与需要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等,发现这些平时需要大量仰赖吗啡等麻醉药物的患者,能够大幅受惠于VR装置转移注意力的功能从而减轻疼痛。


当时Tom的团队更开发出能够直接将画面打映在视网膜上的显示技术(衍生的Microvision公司更成为了现在Magic Leap的技术根基)。由于是透过低强度光束映在视网膜中,能够完全忽略近视对视力的影响,让近视的朋友们不戴眼镜也能看清楚。


Tom提到,有一位被医生诊断眼盲的患者甚至发现,自己借此技术居然又看得见了!


VR媒体让我们从被动接收者,成为主动互动者


每一个新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技术所衍生的媒体应用,更会大幅的改变我们与信息互动的方式。


过去电视机的崛起让我们逐渐减少了不够即时的报纸阅读,而网络与电脑的普及,也取代了太过被动的电视节目,直到今天VR新媒体的崛起,Tom相信我们将会看见全新与信息互动的可能性。借由VR的虚拟环境,我们对信息的接收更加深刻、更加主动、学得更快、更加有效。



未来Tom也将接任为国际虚拟现实研究院(IVRI)中的核心成员之一,同时将他心目中VR/AR与应用相关科技的顶尖人才引介加入IVRI,在此他将致力于VR生态圈根基的三大方向:研究、教育、应用。


Tom坚信唯有三大方向都顺利发展,未来VR/AR相关科技的人才、技术以及市场新应用才能生生不息地产出。他表示将会努力使得IVRI成为世上VR最顶尖的研究院与技术中心。


每一个技术的兴起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Tom与IVRI的成员,就是为了解决VR未来兴起的各种障碍!他将与跨行业的人才们携手合作,共同为VR的未来,全心付出他们的热情与努力!


来源:百度VR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